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發展 SPOC,你第一波推出的課程是?


Coursera 前一陣子推出一支自家員工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介紹 Coursera 的員工平常上班都在做什麼:




從 Coursera 推出以來,我不斷介紹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在 Coursera 修課的行列。可能是因為那些課都是頂尖名校開的、也可能是因為課程內容都很有趣、也可能是因為可以在上面跟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討論課程內容,不論如何,我就是覺得在 Coursera 上課很酷、很有趣、好東西就要跟好朋友分享。

 
不過嚴格來說,喜歡在 Coursera 上課其實可能說不定有一些些虛榮心作祟啦~ 對於 Coursera 的描述:『課程由頂尖名校開設』、『與名校學生接收同樣的課程內容』、『課程負擔不輕』....這些論點一直不斷被再三強調,讓我覺得,光是在這裡註冊上課似乎身上都要發光了。

 
現在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平台被推出,例如:英國的 FutureLearn、越南的 GiapSchool、台灣的 ShareCourse,這些平台上的課程看起來也都很棒。
 
 
為了參與這場全球高等教育的盛會,有越來越多學校也開始計畫仿效 MOOC,製作專屬於自家校園的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這些計畫製作課程的學校當中,有一部份瞄準的是基礎課程,例如:微積分、工程數學、會計學...之類的課程。校方製作基礎課程的理由不外乎是:基礎打好未來的高等專業課程才學的好基礎課程適用整個學院的學生,投資報酬率比較高

 
我聽到之後開始思考:我什麼時候會需要這樣的課程?我為什麼會介紹其他人來註冊這樣的課程?
 


圖片來源:
deviantART


這些學校如果把基礎課程當作自家 SPOC 平台推出的首波主打對象,這個平台的品牌形象也差不多確定了:
 
上課沒學好的同學,這裡有補救教學平台,快來喔~
 


圖片來源:For Counsel


如果以平均值來計算,理論上會有相當數量的學生需要這些補救教學課程。如果這些學校對自家 SPOC 未來的發展定位就是提供各式補救教學課程,棒透了,絕對有機會幫助學生,而且這些學校的師長們未來也一定會鼓勵他們的孩子來使用這些課程。


但是,當大家把這裡當作補救教學平台,會有多少人願意公開承認自己在這裡上課?會有多少人願意呼朋引伴來使用?當然你可以說好東西絕對不會寂寞,使用者不幫你宣傳,有需要的人還是會靠過來默默使用。


這時候,我們就得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怎樣才算是『打穩基礎』?

 
如果及格代表已經掌握這個科目,70 分的學生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去讓自己變成 100 分?如果非要所有基礎觀念都徹底掌握,為什麼及格分數不是 100 分? (我用分數來比喻,不是把分數當作唯一衡量標準喔~)

 
當然,有些學校可能是以推出基礎課程來試水溫、或是培養自家團隊製作 MOOC 課程的實力。但在此之前,也別忘了,當這些學校因為不想在全球 MOOC 潮流中缺席而開始製作 SPOC 時,推出補救教學導向的課程,在全球 MOOC 中是缺席?列席?還是佔得一席?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MOOCs 對高等教育的挑戰:多元選課機制


每次有熱門的新產品被推出,大家總喜歡拿性質相近的舊產品出來比較一番,預測未來的市場走向。MOOCs 熱潮也一樣,再度被拿來和高等教育比拼高下。為什麼說再度?因為幾年前數位學習推出時,就已經被拿來和高等教育比較過了;而且目前許多認為 MOOCs 可以取代高等教育的聲音和過去數位學習推出時一樣:學費比較便宜、可以自我調配學習時間。最近持續有機會在一些場合和一些高等教育工作者討論到 MOOCs,大多數人仍只注意到三件事:學費比較便宜不用到學校上課課程內容由名校提供,但是不約而同的,這次他們普遍認為 MOOCs 會對傳統高等教育造成威脅。
 

 
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如果現有的高等教育機構降低學費、以線上學習取代部分實體教學、聘請名師開課,那 MOOCs 對高等教育的威脅是不是就瞬間煙消雲散?
 

當然不可能!

 
有一位 21歲的 MOOCs 愛好者 Feynman Liang 分享了他在 Coursera 上完成 36 門課程後的一些感想與建議,其中一條我最喜歡的建議:"Don’t play it safe when you pick classes",該段建議大意是:你可以放心註冊任何你有興趣的 MOOCs 課程,不用擔心會在成績單上留下不好的紀錄。原文請參考:How to pick the best MOOCs: 6 tips from a Coursera junkie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裡,為了避免在成績單上留下不好的紀錄,我們的確得慎選哪些課可以修、哪些最好避免,這和教育家們鼓勵學生們勇於嘗試是背道而馳的。但成績紀錄這一點對各高等教育機構而言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目前有些學校為了降低退學率,延後退選的截止時間,讓學生有機會退選會被當掉的課,在誤打誤撞下剛好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某些他沒把握的課程。Feynman 這一條建議觸發我重新思考 MOOCs 對高等教育真正的挑戰:

 
極度彈性的多元選課機制

 
目前所有大學的課程期間主要是依據學期、課堂時間為基準:同一學期的所有課程在同一週開始、同一週結束;每天的上課時間以小時為單位進行分段,每段在同一時間開始、同一時間結束。再基於教室座位數量,校方還得針對課程可以開放的選課名額進行限制。為了讓高年級學生如期畢業,有些學校甚至還規定大四學生有優先選課的權力。

 


在這樣層層限制的制度下,相信有選課過的人都曾經遭遇到必須在兩門感興趣但上課時段重疊的課程間進行取捨的經驗,因為錯誤的決定代表的是你得等到明年才能補救。好不容易下了決定、也順利選到課了,卻在上了幾堂課之後發現這門課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可能是課程內容、也可能是教師的教學風格),這時候我們就得再做第二次選擇:硬著頭皮修完,或是退選讓你在未來十幾週的這個時段都空下來。如果最後決定退選,而且退選的是熱門課程,你還得面對其他人抱怨你浪費選課名額,包括老師。我們可以這麼說,傳統大學的選課機制基本上鼓勵學生從一而終、既選之則安之。

在 MOOCs 上就完全不一樣了,既不會有選課名額的限制、也不存在課程時段衝突的情況,只要你負擔的了,你同時間愛修幾門課就修幾門課;覺得課程內容你不喜歡或是負擔不了就退選,完全不用擔心影響其他同學的選課權益;再加上沒有學期限制,MOOCs 每隔幾週就會有新的課程開始,所以也不存在退選之後就只能空等到明年才能再重新選課的問題。

在 MOOCs 選課人數無上限的情況之下,許多教授呼籲高等教育需要多元課程,不應該只以 MOOCs 的一門課程來教全世界的學生。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世界需要許多不同的老師來教同一門課程,這樣學生才有機會選擇符合自己學習風格的課程。這絕對正確,但很不幸的,現有的大學選課制度根本沒辦法讓學生們享受到多元課程的好處。但隨著 MOOCs 課程數越來越多,未來一定會有某些主題相近的課程有兩位以上的教授分頭開設,到了那一天,教授們對多元課程的願望就可以被實現了。只要同學們願意,他們可以同時註冊兩門由不同教授教的同一門課程,交叉進行學習。我們可以這麼說,MOOCs 上的選課機制真正落實了從學習者角度為出發,而不是追求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整個機制基本上是鼓勵與支持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多看、多嘗試。
 
 
 
圖片來源:ASL MONARCH LIVING


MOOCs 上極度彈性的選課機制,讓所有學生可以盡情嘗試所有課程,試著發掘自己在各領域上的可能性。在這個追求跨領域發展的時代,當各大學為了如何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而傷透腦筋的時候,MOOCs 已經先一步開啟讓學生探索跨領域知識的大門。現階段雖然有越來越多大學為了發展自己的 MOOCs 而開始摩拳擦掌,但大多卻是著眼在提供課後輔導性質的自學素材,並期望未來能夠抵免學分、降低整體營運成本。Coursera 共同創辦人、史丹佛大學教授 Koller 女士提到:content producers go to where most consumers are, and consumers go to where the most content is.” (我的試譯:內容產生者會根據使用者趨向產生內容,使用者會往內容最豐富的地方聚集。)在 MOOCs 時代裡,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使用者們會如何選擇課程提供對象?我不知道那些還沒擁有大學文憑的高中生們未來會如何選擇,但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朋友興奮的分享他在Coursera 參與了什麼課,而不是他到某大學推廣教育中心上了什麼課。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MOOCs 的存在是為了高等教育?


西元 2012 年可說是人類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安然度過了馬雅曆的終結而獲得重生,而是在這一年,三大 MOOC 平台陸續推出(Coursera、Udacity、edX),MOOCs 出現爆炸性的發展,讓The New York Times 將 2012 年稱為 The Year of MOOC(有人翻譯為:MOOC 元年)。
 
 
圖片來源:Google Trend
 
 
過去十年,各數位學習機構付出很多心力提升使用率,但是大部分卻都看不到令人驚艷的成效;過去幾百年來,受限於各種軟硬體資源,單一教育機構能招收的學生數始終無法大幅突破。MOOCs 三大平台之一的 Coursera 推出不到九個月,就吸引超過 200 萬的註冊使用者,創辦人Andrew Ng 當時笑稱成長的速度比 facebook 還快;至2013年7月,Coursera 已經擁有超過  400 萬的註冊使用者、獲得累積超過六千五百萬美元的投資。高品質而且免費的線上課程、巨量使用者,不僅過去的數位學習從來沒有發生過,在人類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發生。

雖然如此,在 MOOCs 發展的過程中還是有人質疑:『 MOOCs 做的,不過就是以往的數位學習罷了,沒什麼新意。』學習科技(Learning Technology)發展十幾年之後累積了很多研究成果,所以出現 "看起來相似度很高" 的新服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這就好像當我們提到翻轉教學時,不少老師堅稱:『我派作業、考試給學生,批改完在下一次上課時和同學們針對結果進行討論,這就是翻轉教學啊!』看起來一樣的兩件事,實際上往往因為關鍵性因素,決定使用者選擇擁抱誰。除了免費之外,MOOCs 一定有和過去的數位學習不一樣而且深深吸引使用者的地方。

在我看來,MOOCs 和過去的數位學習最關鍵的不同在於:課程成員互動修課證明

過去的數位學習課程很多、由名校提供的開放式課程也很多,但幾乎都是你自己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學習,唯一的互動就是預先設計好的電腦演算法引導你學習。有些積極的學習者站出來號召夥伴組成學習社群,他的數位學習就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但你身邊這樣做的人佔了多少比例?在 MOOCs,課程活動包含了繳交作業、作業互評、和助教(甚至有時候會是老師)及其他同學在討論區中進行規定的活動。我們可以這麼說,原先在數位學習中必須自主性額外加入的課程成員互動,在 MOOCs 中已經成為原生的要素。

在開放式課程會議中,曾經有徽章(Badge)的概念被提出,提出者希望透過完成修課後頒發徽章的機制累積個人學習成果。但當時遇到兩個大問題:誰有資格發徽章?如何防止學生作弊?當時無法解決的兩個大問題,直到 2011 年底的 MITx 露出一線曙光:MIT 宣布將設立非營利公正機構舉辦實體考試,也由這個公正機構發出證書。接下來各種具公信力的考試機制在 MOOCs 陸續被發展出來。簡而言之,現在在 MOOCs 上學習,你是有機會得到修課證明證明:『你不僅參與過這門課程,而且還通過了授課老師對這門課的要求。』拿到一張有幾百萬人認同的平台的修課證明,而且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人認同這張證明,簡直就像是一張名校的文憑了。對大多數使用者來說,相當有吸引力。

 
圖片來源:FREEIMAGES
 
 
當然,頂尖名校的光環與高品質的課程內容也為吸引使用者帶來許多加分效果,一件事情能夠成功不像單選題那麼單純。但也由於 MOOCs 是由高等教育機構催生出來的,因此目前課程內容仍以校園中的正規課程為主。對於 MOOCs 未來的發展方向預測,大多也聚焦在 MOOCs 出現後高等教育該如何因應、高等教育會不會被 MOOCs 取代、該不該用 MOOCs 抵免大學學分之類的討論。有趣的是,根據統計,在 Coursera 上註冊參與課程的使用者大部分已經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當然你可以說,在 MOOCs 和正規教育結合之前,現階段的統計過於偏頗。我們可以算算,正規學校教育在我們整個人生中佔了多少時間?我們的學習來源只限於校園裡所產生的知識?

如果 MOOCs 上開課的單位不再限於高等教育機構,會是什麼情形?

大眾的求知慾是無限的,期望高等教育機構滿足所有人的求知慾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應用領域上,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知識品質也不一定是最棒的。如果 MOOCs 與優秀企業合作開課、邀請頂尖專家開課,不僅擴大了 MOOCs 的課程類別,也讓 MOOCs 的課程發展踏出校園的範圍。2013年5月 Yahoo 宣布,將補助員工參加 Coursera 課程 Signature Track(Coursera 的驗證機制,確保由使用者本人參與這門課程) 的費用,鼓勵員工進修。同樣的,那些鼓勵員工進修、或是原本負擔不起高額員工教育訓練成本的小公司,可以利用其他企業、專家在 MOOCs 上開設的課程進行他們所需要的員工培訓。對於製造、販售產品的企業而言,例如專門生產供業餘民眾使用的樂器製造公司,他們可以將原來的行銷預算轉為 MOOCs 課程製作預算,製作入門型免費課程讓有興趣的人自由參加,拿到修課證明將來買進階樂器還可以得到折扣。

不少學者表示:『目前我還看不到可以支撐 MOOCs 長期營運的商業模式。』可以這麼說,如果世界上許多人認為他們需要 MOOCs 的服務,他就可以一直營運下去,哪怕靠的是非營利捐款模式;如果大部分 MOOCs 的目標用戶認為他們不需要這樣的服務,再好的商業模式也沒辦法讓他存活下去。當我們將 MOOCs 與高等教育綁在一起看時,我們必須承認,校方政策、政府政策決定了 MOOCs 的未來。但如果我們將 MOOCs 的課程範圍擴大,決定 MOOCs 未來的就是全人類的需求,而不僅只是高等教育的需求;當我們試著思考 MOOCs 與全人類一輩子學習的關係,能夠維持長期營運的商業模式就不再那麼遙遠與模糊。

與其花很多心力爭論『大學教育需不需要 MOOCs』,或許我們改問『人類需不需要 MOOCs』,一切會變的輕鬆、精彩許多。最後附上我之前對同事介紹 MOOCs 的投影片供大家參考。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那個懶惰的人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這張圖片,姑且不論這句話是不是真的出自比爾蓋茲(Bill Gates),但看起來相當有道理。就好比網際網路剛在中國起步發展時,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說:『比爾蓋茲說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當時沒啥名氣的馬雲自己的想法,他為了讓這個有道理的想法可以被更多人接收到,因此借用了比爾蓋茲的名號。如他所願,成功的把這句話宣揚出去。

回過頭來看上面那張圖:『我永遠會優先選擇一個懶惰的人去執行一件困難的事,因為他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完成這件事』。指派懶惰的人執行任務往往會發生下面兩種情況:
  1. 在符合目標的情況下,用最簡單的方法完成困難的任務。
  2. 用最省事的方法,讓困難的任務看起來好像已經被完成。

我們當然希望能發生第一種情況,可惜事與願違,實際執行時經常落入第二種情況。例如在現有平台中開發新功能,你可以在考量使用者行為之後放到適當的地方、並做好根據使用者回饋進行調整的準備,你也可以在介面上隨便找個位置放上去、放後不理。兩者一樣都是完成『加入新功能』這項任務,但背後所造成的影響卻是天差地別。

有人認為,想預防懶惰的人隨便敷衍,設定好檢核指標就不用擔心啦~ 曾經參與過任何認證的人應該都知道,越清楚定義的指標,在追求通過認證的目標之下,換來的往往是無盡的削足適履。想要營造任務看似已經完成的懶惰者,絕對是對照這些指標,一項一項配合執行;等到發現整體成效有問題,主導者又得重新擬定指標。最後,整個團隊就陷入無限迴圈:

訂檢核指標  ←→  削足適履演猴戲

如果完成任務的步驟與指標都必須鉅細靡遺的制訂,制訂者自己做或是聘個工讀生來執行就好了,何必聘員工?而且,搞了那麼多執行步驟與檢核指標,也不用奢望懶惰的員工幫你找到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了。

懶惰是動物的天性,但也分貢獻度的:可以幫助進步的懶惰,是那種為了減輕負擔,願意先額外付出心力找到解決方案,然後根據成果享受輕鬆的日子阻礙發展的懶惰,是那種深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推託者,不得已一定得做的話,就弄個樣子虛應了事。 Mr. 6 曾經寫了 懶人出英雄,新的路線都是因為「懶得走舊路」才走出來的,有些人不正也主張『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圖片來源:每日一冏圖



那些衷心信奉 老闆說什麼就做什麼事情做完能交待就好 的人,你絕對不要寄望他們能把困難的事情簡單化,因為他們完全不具備積極的惰性。甚至如果團隊中存在這樣的角色,你希望把他們已經熟悉的複雜流程簡化時,還得面臨來自他們反對的阻力,因為他們懶得花費心力適應新的簡化流程。

懶,不是這麼簡單滴!但是我相信,那些懶到骨子裡、敷衍塞責的員工看到這張圖片一定非常開心的這麼想:Gates 懂我!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免費線上課程越來越多、品質越來越高

感謝社群網站、行動網路的盛行,近幾年來大量投資金額湧入網路業,線上課程平台也紛紛獲得資金挹注。例如:UniversityNowCodecademyCoursera2torMinerva Project 等,累計都已獲得數千萬美元的投資。其他還有不少有潛力的平台,只不過現階段累積投資金額比較少,所以沒有列出來。這些平台有些和知名大學合作產生內容、有些獨立和教師合作產生內容,不論內容如何產生,平台上絕大多數課程都是免費的,對於有心向學又進不了名校的人而言,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在這裡參與具有相當品質的課程。

網路科技蓬勃發展以來,資料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對於透過線上免費知識學習一直存在質疑的聲音:
  1. 早期網路資料逐漸豐富時,他們說,這些資料雜亂無系統,無法成為自學課程。
  2. 開放式課程出現時,他們說,課程沒有師生互動、只有單向學習,這不是教育。
  3. 可以師生互動的免費線上課程出現後,他們說,課程沒有評量機制,這不是完整教育。
  4. 可以師生互動、又提供認證的免費線上課程出現後,他們說,虛擬認證公平性有待商榷。

有沒有覺得,上面提到的問題,其實一直充斥在實體大學校園裡,不曾消失.....






我不打算討論質疑者們是不是用同一套標準檢視正規教育與免費線上課程,在他們內心深處說不定是希望透過科技輔助,可以100%解決存在已久的教育問題。我好奇的是:在線上課程品質越來越趨完善、某些面向甚至超越正規課程的今天,選擇線上課程自學而不進入大學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習者,被社會接納的程度有多高?

絕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會成為下列兩類人:創業者員工。絕對多數的後者能不能順利被聘用,取決於他們符不符合雇主設定的條件。綜合自己與朋友們過濾履歷的經驗,本科畢業生,如果拿不出相關成果,通常也不會獲得面試機會;非本科畢業生,卻拿得出相關成果,獲得面試機會絕對沒有問題。這代表什麼?學歷只是參考,重點是你過去做過什麼事、有什麼成果,而不是你修過哪些課、唸過哪些書。最後決定能不能獲得聘用,完成過去那些成果的經驗更是主要參考依據。除了以學歷決定薪資標準的公司之外,『只問能力不問學歷』是大部分單位徵才的優先考量


重點不在於你獲得知識的方式,而是你應用知識產出的成果。


我們可以說,透過線上課程自學且邊學邊用的人,絕對有市場接納度。

各位已經大學畢業的校友們,如果你們準備進入大學就讀時,有像現在一樣豐富的免費線上課程資源,以過來人的經驗讓你重新選擇,你會不會選擇『
把省下來的正規教育學費、只修興趣課程省下來的時間,轉而進行成果實做、早一步面對市場』這一條路?

以上言論絕對不是說我們從此不需要正規大學教育,開頭提到的線上課程平台有不少都是和正規大學合作才得以順利運作的。面對前所未見的知識爆炸科技新時代,正規大學教育必須因應時代潮流進行轉型。怎麼轉?轉到哪裡去?沒人知道。我們只知道,這些願意和免費線上課程平台合作的大學們正積極的嘗試找出發展方向,讓自家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內容。

圖片來源:DWESTERBERG'S BLOG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這樣推廣校園 e-portfolio 好像有搞頭~

每次人力招募時,總得看過一份又一份的履歷,深怕不小心遺漏了人才。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每次收到的履歷都不會超過三十份,那種看成千上百份履歷的盛況我還沒機會遇到。近幾年幫求職者製作清晰又醒目履歷的免費線上工具不斷推出,說實話,從裡面隨便挑個工具完成的履歷,吸睛度都勝過我收到的大部分履歷 (這是我非常主觀又偏頗的認知)

圖片來源:FunAllerts

面對各種免費同類型工具的出現,對主打畢業生求職履歷的校園 e-portfolio 平台而言,壓力有如滔滔江水般綿延不絕;在吸精度、觀看舒適度、頁面排版美工專業度上,真要相拼,有使用年限、相對封閉的校園平台 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勝算。

關心自家使用者的學校意識到,四年一次的總清算對學習沒什麼幫助,所以開發資訊交換功能,即時把學生在校方行政系統中的資料匯入到 e-portfolio;希望透過即時的資料呈現,提醒 學生在學習上多花點心力。


但是,所有學校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學生不愛用自家平台


所有校園平台團隊都希望能改變自家學生的求學人生(免費線上平台團隊通常希望能影響全世界),可是,推廣活動、競賽活動一直辦,甚至把平台和校內教學政策綁在一起,學生自主使用率還是跟法拉利的底盤一樣。『怎麼辦』是所有推廣團隊共同的心聲。


我們必須想想,求學人生如何因為平台而不一樣?


和學生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認真利用平台記錄學習歷程,心中其實很渴望可以得到一些回饋,讓這些回饋成為他們繼續記錄的理由(其實跟寫部落格差不多) 。非常務實的需求!不妨仔細觀察,有多少校園平台提供統計功能讓學生瞭解成果被瀏覽的情形?有多少校內師生願意去回應其他人認真撰寫的記錄?簡單來說,推廣團隊想要提升 e-portfolio 平台的自主使用率,就只有一條路:

幫學生創造繼續寫下去的動機。


20111月,知名的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在新浪微博上發起了烤鴨會活動。活動很簡單,就是請網友利用 140 個字進行微博創作,評審團從中挑選十位優勝者和他同桌品嚐烤鴨: 


和知名人士共進晚餐往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例如,和股神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共進晚餐的得標金額記錄是 263 萬美元 (大約新台幣 7890萬)。不但可以和知名人士同桌共餐、還由對方出資全額招待的烤鴨會,自然吸引大批網友關注、創作投稿,造成不小的轟動。學校當然沒本錢邀到等級這麼高的名人舉辦共餐活動 (邀得到大概也只會變成師長陪知名人士用餐)。不過,和校長、院長之類的師長共進晚餐 還是頗受學生歡迎的。

知名如 Twitter、新浪微博,早期都用了名人策略吸引大家註冊使用。如何讓學生登入使用一次,各大學基本上都很在行:競賽、到班推廣、綁作業...手法五花八門,校園 e-portfolio 平台最需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在第一次使用之後,還願意留下來持續進行記錄的策略活動。知名人士不可能利用校園 e-portfolio 平台製作個人歷程,但是,可以效法薛蠻子登高一邀,相信會有不少使用者踴躍撰寫自己的歷程檔案。

知名人士這麼好邀嗎?其實,大學校園臥虎藏龍,傑出師長三天兩頭就會媒體專訪、幾乎每天都有知名學者企業家到校參訪、演講。如果校方真的有心推廣這個平台,三不五時隨機邀請這些在身在校園內的知名人士,從平台挑一則記錄、花個三分鐘進行回應,我想應該不是很困難(人都來到這裡了,不留還走得了嗎?)。當使用者知道自己進行的記錄有機會被心中仰慕 (也說不定只是耳聞) 的對象閱讀、甚至回應時,會發生什麼事?如果貴校使用者們因為害怕自己寫的記錄被看到而害羞不敢寫,請回頭檢視自家教育政策,這問題不是單靠一個線上平台就可以解決的...

圖片來源:咕嚕嚕嚕~屁屁汝



至於如何挑選值得被觀看的記錄進行閱讀和回應、名人留言身份認證機制,就有賴推廣團隊根據自家情況來設計。最重要的,得持續運作,讓使用者知道機會一直存在,持續寫就有機會。被幸運回應的使用者能和傑出師長有什麼後續互動,就各憑本事了;付錢和巴非特共餐也沒保證可以繼續和他保持聯絡,不是嗎?

如果很不幸的,傑出師長不願意進入校園 e-portfolio 平台上瀏覽、回應,可以預見,校方希望企業主能被平台上的畢業生 e-portfolio 履歷吸睛的目標一定會落空。怎麼辦?當然就是修正平台設計,讓師長願意上來瀏覽囉。

希望使用者能因為 e-portfolio 平台改變求學人生,無非滿足需求。只不過我們得分清楚,是滿足使用者需求?還是滿足出資者需求?在需求沒有確認、沒有被滿足之前,一切基於教育理論的清談都只是浮雲。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推廣團隊不應該聘用哪些人?

據傳底下是一位網友在 Apple 第一天上班時所收到的一封信:

圖片來源: Instagram,m



我們先當這封信是真的,Inside 文章 蘋果新進員工都會收到的一封短信  如是翻譯:


這樣的工作,會佈滿你的指紋;

這樣的工作,你會永不妥協,你會願意犧牲週末為其奮鬥,你可以在蘋果做這樣的工作,人們不是來到這裡尋求安穩。人們來到這裡是為了沉潛至深處。人們要讓他們的工作可以被加到某件事物上。

某個重大的事物。某個不可能在其他地方發生的事物。


歡迎來到蘋果。

 
 

如果把公司名稱蓋掉,可能會有人以為這是封校長寫給新進教職員的信。是的,教育工作者經常被以這封信的內容勉勵,希望他們能以此精神作育英才。想要勉勵新人,得先完成人力招募這一關;參與了幾次推廣團隊人力招募,總是被問:想要什麼樣的人力?有沒有資格限制?
 
什麼樣的人適合從事『將科技導入校園輔助教學』的工作?能寫出來列在求職網站上的條件首推 內行人 條件,希望能找到那些已經習慣利用科技進行學習、工作、娛樂的內行人;總不能自己啥都不會、不愛用自家產品 就想要說服別人去擔任小白鼠這個重責大任吧(如果能夠提供新人完整教育訓練,那就另當別論) 不過這樣說不夠精準,現在在路上遇到的年輕人通通是數位原住民 (Digital Natives),他們早已經把科技融入自己的生活圈了;懂得用來生活不一定適合擔任科技融入教育的推廣人員。

推廣團隊剛成立、或是面臨大規模換血時,領頭的幾位推廣人員將決定團隊文化如何發展。團隊文化是全體成員認同的信條,工作遇到矛盾與衝突時,團隊文化將成為解決當下困境的準則。對的人聚在一起,團隊文化就對了,所以才需要聘對的員工。對的員工是理想值,不容易遇到;及格的員工往往具有培養成對的員工的可能性。但是,如何在徵才的過程中避開地雷、避免聘到不及格的員工?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條件?總結這幾年來的推廣合作經驗,如果面試者在面試過程中不經意透露出下面三種想法中的任何一種,我建議,最好馬上與他謝謝再聯絡:
  1. 老闆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2. 工作做完就好,剩下的時間是自己的!
  3. 反正沒人會用這個平台!

老闆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使命必達 徹頭徹尾不一樣,有這種觀念的員工基本上懶得動腦思考,只求交差了事。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為現代上班族提出了非常適切的定位:知識工作者。在知識經濟時代,瞬息萬變是家常便飯,知識工作者必須運用專業知識、靈活思考,來面對層出不窮的各種狀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連在軍隊中都只存在於訓練調教階段,訓練結束基本上就要你跟猴子似的在符合各種規定的原則之下,靈活解決所有問題。

這是個團隊合作的時代,團隊中如果存在拒絕主動思考的成員,不僅伙伴累、主管更累,因為得像帶小學生,一項一項交代清楚,再一項一項檢查。工作出了狀況,他們會說:『是你沒交待清楚!』遙想服兵役時操作過的陸勝二號電腦兵棋推演系統,當你試圖命令一支部隊從台中移動到台南,中途將遇到濁水溪,而部隊一定會卡住,因為你沒設定參數幫他們規劃詳細的渡河路線。

使用者遇到的狀況五花八門,事前絕對沒辦法準備好 100% 的答案,有個處理大綱就算不錯了。拒絕思考、沒辦法變通的推廣成員,換來的往往是惹惱使用者,等著其他成員幫忙收拾殘局。看似忠心耿耿,卻是無止盡的逐項檢查工作成果、收拾殘局,這是推廣團隊,不是幼兒園啊。



圖片來源:人民網



工作做完就好,剩下的時間是自己的!

對工作怎麼也做不完的現代上班族而言對,這段話看起來相當合理,但其實這段話背後隱藏了很大的危機。例如 翻譯學習平台介面,最簡單的做完 -『不管三七二十一,照詞翻譯』;正常的做完 -『考量使用者習慣、風土民情,以語意進行翻譯』。兩者在帳面上都是完成工作,但是所需要的完成時間、使用者日後貢獻的平台流量絕對是天差地別。

在習慣說這種話的員工心中,工作越少越好、能閃就閃。站在第一線面對使用者時,很多情況是需要熱忱的。例如郵局櫃臺人員發現一位老伯伯慌張的想提領光百萬積蓄,只求做完工作的員工會直接把錢給他;有熱忱的員工會找機會多聊兩句,確認老伯伯是不是遇到詐騙集團。

至於團隊間的互相支援,只求做完工作的人基本上不願意對其他成員伸出援手,那會縮減自己的休閒時間。出現自掃門前雪的風氣,團隊效能一定低落,最後整個團隊變成一盤散沙。

圖片來源:貓哈哈



反正沒人會用這個平台!

Jamie Lin 在 三種你應該趕快「請走」的員工 中介紹應該立即開除的三種員工:受害者悲觀者全知者。推廣團隊需要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幫使用者找出應用模式;推廣團隊需要的是解決方案、不是找出問題;使用者不熟悉的平台才需要推廣團隊協助,推廣活動絕對不能是演演猴戲虛應上級。演推廣猴戲,使用者一定看得出來,基於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法則,平台肯定乏人問津;這不禁讓我想起高中國文老師的口頭禪:『自欺欺人,情何以堪!

除了面對使用者所賜與的各式各樣 挫折感 問題之外,如果還要面對自家成員窩裡反、成天提冷水幫滿腔熱沈的成員降降溫,相信這個推廣團隊很快就會變成一支死氣沈沈的敗軍。

圖片來源:狹路相逢



科技產品一直演進,相關教學理論與學習方法也跟著不斷隨著更新,這樣的發展步調將迫使大部分教師放棄原本熟悉的模式。也因此,推廣團隊肩負起協助他們往變革的方向發展、引導師生合作創造符合新世代需求的教學模式。拒絕思考、拒絕重新學習、只靠舊資料、憑空想像科技在教育上如何應用的推廣人員,根據這些年來的經驗,絕對會把合作對象惹毛、干擾原來的教學。因此,推廣團隊成員必須不斷更新、提升自己,基本上絕對沒辦法、也絕對不應該長時間停留在自己的習慣領域 (Habitual Domains) 中。

有人認為:寧願把位子空著,也不要為了讓位子看起來有人,隨便擺個錯的人坐著。這句話對推廣團隊而言絕對是金規玉律。人容易聘、團隊難培養,徵才時還請三思,千萬別因為踩到一顆地雷而犧牲了整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