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個時空遷移,把現在的專家們移動到黑板初發明的十九世紀,我猜大概會發生.....
- 事關改變教學場域的大事,教育學者們開始激論『黑板與粉筆是否可以提升學習成效?』、『黑板與粉筆是否可以促進深層學習?』。
- 新科技產品尚未量產時總是比較昂貴,基於教育成本上的考量,首批引進黑板粉筆的校方會希望能夠『將黑板與粉筆資源利用最大化』、『將使用黑板與粉筆輔助教學作為招生宣傳的賣點』。
- 不想改變原有教法的老師,極力呼籲大家正視『粉筆會弄髒手』、『黑板會反光』、『粉筆灰讓我鼻子不舒服』、『用粉筆寫字違反人類書寫習慣』等阻礙他們使用的問題。
- 預測家們開始討論『黑板與粉筆取代上課講義的可能性』、『新一代的黑板與粉筆將具備什麼特點』。
- 關心學童健康的人以『室內光線不足,長時間利用黑板粉筆進行教學會影響視力發展』,希望大家不要為了科技而科技,呼籲大家審慎思考教育與學童視力問題。
拿黑板粉筆與目前熱門的行動裝置來比較,當然不合理。但目前有些對於科技融入教育的質疑,與上面提到的想像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俗稱萬能小刀的 瑞士刀,真的萬能?能劈柴砍樹?在某些專家的眼中,瑞士刀勢必會因為這項弱點而被歸類為不值得採用的工具,但 MacGyver 就能使用它行走江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 eLFA 2012 (eLearning Forum Asia conference) 研討會上,有教授質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所展示的 Clicker 系統 (有人稱 Instant Response System):『這系統看來沒辦法達到深度學習』、『這系統根本兼顧不了個別學生的學習關懷』。在這位教授眼中,這是個存在嚴重瑕疵的教育產品,不值一用;但我的合作教師名單中,其中一位就成功讓羞於公開表達感情觀的華人學生,利用這套系統活化愛情迷思的課堂討論活動。
大環境的發展進步,仰賴眾人分工合作:有些人評論、有些人設計生產、有些人實際應用。有人挑毛病,整體發展才有進步的機會。但如果挑剔過了頭,勢必演變成眼中只有層層阻礙而看不到機會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用如履薄冰的方式來檢視輔助教育的科技產品,小心翼翼的到達彼岸;但如果沒有樂觀、發掘利用優點的心態,最後就只能站在冰上挑剔每一條可能的路、遲遲不敢跨出第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