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那個懶惰的人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這張圖片,姑且不論這句話是不是真的出自比爾蓋茲(Bill Gates),但看起來相當有道理。就好比網際網路剛在中國起步發展時,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說:『比爾蓋茲說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當時沒啥名氣的馬雲自己的想法,他為了讓這個有道理的想法可以被更多人接收到,因此借用了比爾蓋茲的名號。如他所願,成功的把這句話宣揚出去。

回過頭來看上面那張圖:『我永遠會優先選擇一個懶惰的人去執行一件困難的事,因為他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完成這件事』。指派懶惰的人執行任務往往會發生下面兩種情況:
  1. 在符合目標的情況下,用最簡單的方法完成困難的任務。
  2. 用最省事的方法,讓困難的任務看起來好像已經被完成。

我們當然希望能發生第一種情況,可惜事與願違,實際執行時經常落入第二種情況。例如在現有平台中開發新功能,你可以在考量使用者行為之後放到適當的地方、並做好根據使用者回饋進行調整的準備,你也可以在介面上隨便找個位置放上去、放後不理。兩者一樣都是完成『加入新功能』這項任務,但背後所造成的影響卻是天差地別。

有人認為,想預防懶惰的人隨便敷衍,設定好檢核指標就不用擔心啦~ 曾經參與過任何認證的人應該都知道,越清楚定義的指標,在追求通過認證的目標之下,換來的往往是無盡的削足適履。想要營造任務看似已經完成的懶惰者,絕對是對照這些指標,一項一項配合執行;等到發現整體成效有問題,主導者又得重新擬定指標。最後,整個團隊就陷入無限迴圈:

訂檢核指標  ←→  削足適履演猴戲

如果完成任務的步驟與指標都必須鉅細靡遺的制訂,制訂者自己做或是聘個工讀生來執行就好了,何必聘員工?而且,搞了那麼多執行步驟與檢核指標,也不用奢望懶惰的員工幫你找到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了。

懶惰是動物的天性,但也分貢獻度的:可以幫助進步的懶惰,是那種為了減輕負擔,願意先額外付出心力找到解決方案,然後根據成果享受輕鬆的日子阻礙發展的懶惰,是那種深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推託者,不得已一定得做的話,就弄個樣子虛應了事。 Mr. 6 曾經寫了 懶人出英雄,新的路線都是因為「懶得走舊路」才走出來的,有些人不正也主張『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圖片來源:每日一冏圖



那些衷心信奉 老闆說什麼就做什麼事情做完能交待就好 的人,你絕對不要寄望他們能把困難的事情簡單化,因為他們完全不具備積極的惰性。甚至如果團隊中存在這樣的角色,你希望把他們已經熟悉的複雜流程簡化時,還得面臨來自他們反對的阻力,因為他們懶得花費心力適應新的簡化流程。

懶,不是這麼簡單滴!但是我相信,那些懶到骨子裡、敷衍塞責的員工看到這張圖片一定非常開心的這麼想:Gates 懂我!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免費線上課程越來越多、品質越來越高

感謝社群網站、行動網路的盛行,近幾年來大量投資金額湧入網路業,線上課程平台也紛紛獲得資金挹注。例如:UniversityNowCodecademyCoursera2torMinerva Project 等,累計都已獲得數千萬美元的投資。其他還有不少有潛力的平台,只不過現階段累積投資金額比較少,所以沒有列出來。這些平台有些和知名大學合作產生內容、有些獨立和教師合作產生內容,不論內容如何產生,平台上絕大多數課程都是免費的,對於有心向學又進不了名校的人而言,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在這裡參與具有相當品質的課程。

網路科技蓬勃發展以來,資料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對於透過線上免費知識學習一直存在質疑的聲音:
  1. 早期網路資料逐漸豐富時,他們說,這些資料雜亂無系統,無法成為自學課程。
  2. 開放式課程出現時,他們說,課程沒有師生互動、只有單向學習,這不是教育。
  3. 可以師生互動的免費線上課程出現後,他們說,課程沒有評量機制,這不是完整教育。
  4. 可以師生互動、又提供認證的免費線上課程出現後,他們說,虛擬認證公平性有待商榷。

有沒有覺得,上面提到的問題,其實一直充斥在實體大學校園裡,不曾消失.....






我不打算討論質疑者們是不是用同一套標準檢視正規教育與免費線上課程,在他們內心深處說不定是希望透過科技輔助,可以100%解決存在已久的教育問題。我好奇的是:在線上課程品質越來越趨完善、某些面向甚至超越正規課程的今天,選擇線上課程自學而不進入大學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習者,被社會接納的程度有多高?

絕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會成為下列兩類人:創業者員工。絕對多數的後者能不能順利被聘用,取決於他們符不符合雇主設定的條件。綜合自己與朋友們過濾履歷的經驗,本科畢業生,如果拿不出相關成果,通常也不會獲得面試機會;非本科畢業生,卻拿得出相關成果,獲得面試機會絕對沒有問題。這代表什麼?學歷只是參考,重點是你過去做過什麼事、有什麼成果,而不是你修過哪些課、唸過哪些書。最後決定能不能獲得聘用,完成過去那些成果的經驗更是主要參考依據。除了以學歷決定薪資標準的公司之外,『只問能力不問學歷』是大部分單位徵才的優先考量


重點不在於你獲得知識的方式,而是你應用知識產出的成果。


我們可以說,透過線上課程自學且邊學邊用的人,絕對有市場接納度。

各位已經大學畢業的校友們,如果你們準備進入大學就讀時,有像現在一樣豐富的免費線上課程資源,以過來人的經驗讓你重新選擇,你會不會選擇『
把省下來的正規教育學費、只修興趣課程省下來的時間,轉而進行成果實做、早一步面對市場』這一條路?

以上言論絕對不是說我們從此不需要正規大學教育,開頭提到的線上課程平台有不少都是和正規大學合作才得以順利運作的。面對前所未見的知識爆炸科技新時代,正規大學教育必須因應時代潮流進行轉型。怎麼轉?轉到哪裡去?沒人知道。我們只知道,這些願意和免費線上課程平台合作的大學們正積極的嘗試找出發展方向,讓自家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內容。

圖片來源:DWESTERBERG'S BLOG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這樣推廣校園 e-portfolio 好像有搞頭~

每次人力招募時,總得看過一份又一份的履歷,深怕不小心遺漏了人才。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每次收到的履歷都不會超過三十份,那種看成千上百份履歷的盛況我還沒機會遇到。近幾年幫求職者製作清晰又醒目履歷的免費線上工具不斷推出,說實話,從裡面隨便挑個工具完成的履歷,吸睛度都勝過我收到的大部分履歷 (這是我非常主觀又偏頗的認知)

圖片來源:FunAllerts

面對各種免費同類型工具的出現,對主打畢業生求職履歷的校園 e-portfolio 平台而言,壓力有如滔滔江水般綿延不絕;在吸精度、觀看舒適度、頁面排版美工專業度上,真要相拼,有使用年限、相對封閉的校園平台 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勝算。

關心自家使用者的學校意識到,四年一次的總清算對學習沒什麼幫助,所以開發資訊交換功能,即時把學生在校方行政系統中的資料匯入到 e-portfolio;希望透過即時的資料呈現,提醒 學生在學習上多花點心力。


但是,所有學校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學生不愛用自家平台


所有校園平台團隊都希望能改變自家學生的求學人生(免費線上平台團隊通常希望能影響全世界),可是,推廣活動、競賽活動一直辦,甚至把平台和校內教學政策綁在一起,學生自主使用率還是跟法拉利的底盤一樣。『怎麼辦』是所有推廣團隊共同的心聲。


我們必須想想,求學人生如何因為平台而不一樣?


和學生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認真利用平台記錄學習歷程,心中其實很渴望可以得到一些回饋,讓這些回饋成為他們繼續記錄的理由(其實跟寫部落格差不多) 。非常務實的需求!不妨仔細觀察,有多少校園平台提供統計功能讓學生瞭解成果被瀏覽的情形?有多少校內師生願意去回應其他人認真撰寫的記錄?簡單來說,推廣團隊想要提升 e-portfolio 平台的自主使用率,就只有一條路:

幫學生創造繼續寫下去的動機。


20111月,知名的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在新浪微博上發起了烤鴨會活動。活動很簡單,就是請網友利用 140 個字進行微博創作,評審團從中挑選十位優勝者和他同桌品嚐烤鴨: 


和知名人士共進晚餐往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例如,和股神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共進晚餐的得標金額記錄是 263 萬美元 (大約新台幣 7890萬)。不但可以和知名人士同桌共餐、還由對方出資全額招待的烤鴨會,自然吸引大批網友關注、創作投稿,造成不小的轟動。學校當然沒本錢邀到等級這麼高的名人舉辦共餐活動 (邀得到大概也只會變成師長陪知名人士用餐)。不過,和校長、院長之類的師長共進晚餐 還是頗受學生歡迎的。

知名如 Twitter、新浪微博,早期都用了名人策略吸引大家註冊使用。如何讓學生登入使用一次,各大學基本上都很在行:競賽、到班推廣、綁作業...手法五花八門,校園 e-portfolio 平台最需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在第一次使用之後,還願意留下來持續進行記錄的策略活動。知名人士不可能利用校園 e-portfolio 平台製作個人歷程,但是,可以效法薛蠻子登高一邀,相信會有不少使用者踴躍撰寫自己的歷程檔案。

知名人士這麼好邀嗎?其實,大學校園臥虎藏龍,傑出師長三天兩頭就會媒體專訪、幾乎每天都有知名學者企業家到校參訪、演講。如果校方真的有心推廣這個平台,三不五時隨機邀請這些在身在校園內的知名人士,從平台挑一則記錄、花個三分鐘進行回應,我想應該不是很困難(人都來到這裡了,不留還走得了嗎?)。當使用者知道自己進行的記錄有機會被心中仰慕 (也說不定只是耳聞) 的對象閱讀、甚至回應時,會發生什麼事?如果貴校使用者們因為害怕自己寫的記錄被看到而害羞不敢寫,請回頭檢視自家教育政策,這問題不是單靠一個線上平台就可以解決的...

圖片來源:咕嚕嚕嚕~屁屁汝



至於如何挑選值得被觀看的記錄進行閱讀和回應、名人留言身份認證機制,就有賴推廣團隊根據自家情況來設計。最重要的,得持續運作,讓使用者知道機會一直存在,持續寫就有機會。被幸運回應的使用者能和傑出師長有什麼後續互動,就各憑本事了;付錢和巴非特共餐也沒保證可以繼續和他保持聯絡,不是嗎?

如果很不幸的,傑出師長不願意進入校園 e-portfolio 平台上瀏覽、回應,可以預見,校方希望企業主能被平台上的畢業生 e-portfolio 履歷吸睛的目標一定會落空。怎麼辦?當然就是修正平台設計,讓師長願意上來瀏覽囉。

希望使用者能因為 e-portfolio 平台改變求學人生,無非滿足需求。只不過我們得分清楚,是滿足使用者需求?還是滿足出資者需求?在需求沒有確認、沒有被滿足之前,一切基於教育理論的清談都只是浮雲。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推廣團隊不應該聘用哪些人?

據傳底下是一位網友在 Apple 第一天上班時所收到的一封信:

圖片來源: Instagram,m



我們先當這封信是真的,Inside 文章 蘋果新進員工都會收到的一封短信  如是翻譯:


這樣的工作,會佈滿你的指紋;

這樣的工作,你會永不妥協,你會願意犧牲週末為其奮鬥,你可以在蘋果做這樣的工作,人們不是來到這裡尋求安穩。人們來到這裡是為了沉潛至深處。人們要讓他們的工作可以被加到某件事物上。

某個重大的事物。某個不可能在其他地方發生的事物。


歡迎來到蘋果。

 
 

如果把公司名稱蓋掉,可能會有人以為這是封校長寫給新進教職員的信。是的,教育工作者經常被以這封信的內容勉勵,希望他們能以此精神作育英才。想要勉勵新人,得先完成人力招募這一關;參與了幾次推廣團隊人力招募,總是被問:想要什麼樣的人力?有沒有資格限制?
 
什麼樣的人適合從事『將科技導入校園輔助教學』的工作?能寫出來列在求職網站上的條件首推 內行人 條件,希望能找到那些已經習慣利用科技進行學習、工作、娛樂的內行人;總不能自己啥都不會、不愛用自家產品 就想要說服別人去擔任小白鼠這個重責大任吧(如果能夠提供新人完整教育訓練,那就另當別論) 不過這樣說不夠精準,現在在路上遇到的年輕人通通是數位原住民 (Digital Natives),他們早已經把科技融入自己的生活圈了;懂得用來生活不一定適合擔任科技融入教育的推廣人員。

推廣團隊剛成立、或是面臨大規模換血時,領頭的幾位推廣人員將決定團隊文化如何發展。團隊文化是全體成員認同的信條,工作遇到矛盾與衝突時,團隊文化將成為解決當下困境的準則。對的人聚在一起,團隊文化就對了,所以才需要聘對的員工。對的員工是理想值,不容易遇到;及格的員工往往具有培養成對的員工的可能性。但是,如何在徵才的過程中避開地雷、避免聘到不及格的員工?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條件?總結這幾年來的推廣合作經驗,如果面試者在面試過程中不經意透露出下面三種想法中的任何一種,我建議,最好馬上與他謝謝再聯絡:
  1. 老闆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2. 工作做完就好,剩下的時間是自己的!
  3. 反正沒人會用這個平台!

老闆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使命必達 徹頭徹尾不一樣,有這種觀念的員工基本上懶得動腦思考,只求交差了事。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為現代上班族提出了非常適切的定位:知識工作者。在知識經濟時代,瞬息萬變是家常便飯,知識工作者必須運用專業知識、靈活思考,來面對層出不窮的各種狀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連在軍隊中都只存在於訓練調教階段,訓練結束基本上就要你跟猴子似的在符合各種規定的原則之下,靈活解決所有問題。

這是個團隊合作的時代,團隊中如果存在拒絕主動思考的成員,不僅伙伴累、主管更累,因為得像帶小學生,一項一項交代清楚,再一項一項檢查。工作出了狀況,他們會說:『是你沒交待清楚!』遙想服兵役時操作過的陸勝二號電腦兵棋推演系統,當你試圖命令一支部隊從台中移動到台南,中途將遇到濁水溪,而部隊一定會卡住,因為你沒設定參數幫他們規劃詳細的渡河路線。

使用者遇到的狀況五花八門,事前絕對沒辦法準備好 100% 的答案,有個處理大綱就算不錯了。拒絕思考、沒辦法變通的推廣成員,換來的往往是惹惱使用者,等著其他成員幫忙收拾殘局。看似忠心耿耿,卻是無止盡的逐項檢查工作成果、收拾殘局,這是推廣團隊,不是幼兒園啊。



圖片來源:人民網



工作做完就好,剩下的時間是自己的!

對工作怎麼也做不完的現代上班族而言對,這段話看起來相當合理,但其實這段話背後隱藏了很大的危機。例如 翻譯學習平台介面,最簡單的做完 -『不管三七二十一,照詞翻譯』;正常的做完 -『考量使用者習慣、風土民情,以語意進行翻譯』。兩者在帳面上都是完成工作,但是所需要的完成時間、使用者日後貢獻的平台流量絕對是天差地別。

在習慣說這種話的員工心中,工作越少越好、能閃就閃。站在第一線面對使用者時,很多情況是需要熱忱的。例如郵局櫃臺人員發現一位老伯伯慌張的想提領光百萬積蓄,只求做完工作的員工會直接把錢給他;有熱忱的員工會找機會多聊兩句,確認老伯伯是不是遇到詐騙集團。

至於團隊間的互相支援,只求做完工作的人基本上不願意對其他成員伸出援手,那會縮減自己的休閒時間。出現自掃門前雪的風氣,團隊效能一定低落,最後整個團隊變成一盤散沙。

圖片來源:貓哈哈



反正沒人會用這個平台!

Jamie Lin 在 三種你應該趕快「請走」的員工 中介紹應該立即開除的三種員工:受害者悲觀者全知者。推廣團隊需要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幫使用者找出應用模式;推廣團隊需要的是解決方案、不是找出問題;使用者不熟悉的平台才需要推廣團隊協助,推廣活動絕對不能是演演猴戲虛應上級。演推廣猴戲,使用者一定看得出來,基於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法則,平台肯定乏人問津;這不禁讓我想起高中國文老師的口頭禪:『自欺欺人,情何以堪!

除了面對使用者所賜與的各式各樣 挫折感 問題之外,如果還要面對自家成員窩裡反、成天提冷水幫滿腔熱沈的成員降降溫,相信這個推廣團隊很快就會變成一支死氣沈沈的敗軍。

圖片來源:狹路相逢



科技產品一直演進,相關教學理論與學習方法也跟著不斷隨著更新,這樣的發展步調將迫使大部分教師放棄原本熟悉的模式。也因此,推廣團隊肩負起協助他們往變革的方向發展、引導師生合作創造符合新世代需求的教學模式。拒絕思考、拒絕重新學習、只靠舊資料、憑空想像科技在教育上如何應用的推廣人員,根據這些年來的經驗,絕對會把合作對象惹毛、干擾原來的教學。因此,推廣團隊成員必須不斷更新、提升自己,基本上絕對沒辦法、也絕對不應該長時間停留在自己的習慣領域 (Habitual Domains) 中。

有人認為:寧願把位子空著,也不要為了讓位子看起來有人,隨便擺個錯的人坐著。這句話對推廣團隊而言絕對是金規玉律。人容易聘、團隊難培養,徵才時還請三思,千萬別因為踩到一顆地雷而犧牲了整個團隊。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使用者見過的世面如果比你還多....

一對新婚夫婦在一夜溫純之後,丈夫指著某部位問妻子:『寶貝!你都叫它甚麽?』老婆說:『小雞雞啊!』先生不禁為太太的天真純潔微微一笑:『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以後要我們應該叫它陽具!』太太一臉藐視的說:『陽具我看多了,你的只是小雞雞!』


見過世面 VS 沒見過世面,用這故事說明還真貼切~


前兩年,一些教育單位還在納悶社群網站為什麼這麼熱門的同時,剛好看到電視名嘴爭先恐後評論病毒行銷的威力,讓他們開心的以為拍個宣傳短片上傳,就可以讓活動瞬間爆紅。殊不知,網友們點閱過的影片數量太多了,你拍的影片真的能讓使用者感受到『好康』,讓他們願意『好康道相報』?出發點是對的,只不過錯估了目標族群對宣傳影片的鑑賞程度:你沒見過世面不代表他們也一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你的目標對象或許拍不出任何宣傳影片,但見過世面的胃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打發的!
 
圖片來源:apples and knives


網路普及,衍生了一些熱門服務類型,例如:部落格、微網誌、圖片分享、影音分享....,族繁不及備載。網路業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競爭的市場,一個有趣的構想被提出,往往會有成千上百個同類型產品被開發出來參與競爭,各家業者無不想盡辦法發掘使用者內在需求;有幸領先的公司也不敢放鬆,持續不斷改良產品,甚至不惜推出新產品搶食自家成功產品的既有市場。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持續獲得使用者青睞!簡而言之,公認的熱門服務提供者,通常是在激烈的血戰之後存活下來的。

在使用者們歷經了數年激烈的服務血戰之後,沒上過戰場、甚至連戰場上發生什麼事都搞不清楚的和平教育家們慢條斯理的打著教育大旗推出仿效平台,你覺得誰會追隨你上戰場?出發點是對的,只不過錯估了目標族群對網路服務血戰的參戰程度:你沒見過世面不代表他們也一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你的目標對象或許開發不出任何線上平台,但見過世面的胃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打發的!
 



現在的科技浪潮中,最幸福的莫過於使用者;最辛苦的莫過於在後頭苦苦追趕的開發者。特別是目前大學校園中所追求的發展目標:科技輔助學習,與絕大多數教職員過去的求學經驗完全不一樣。(那些持續更新自己、跟上時代變化的教職員例外)我們不妨參考一下  How Tech Is Changing College Life 
,看看現在的美國大學生如何利用科技進行學習。在利用科技輔助學習方面,這些大學生各個都是那些教職員的前輩;後輩想要幫前輩規劃未來的路並且獲得前輩的青睞,何其困難。


面對資訊落後的窘境,自古以來的解決方法只有兩個:1. 另批蹊徑、2. 加緊趕上。


以前的大學負責引領時代潮流,現在的大學還有沒有辦法扮演這樣的角色?做得到的話,第一個方法就可行,另闢新潮流,讓自己成為新潮流的領先者。否則,還是老老實實用第二個方法,趕緊追上目前落後的差距。
目前的教育可以看國家未來十年的競爭力,跟得上時代潮流的學生代表國家未來在全世界擁有競爭力,如何才能培養跟得上潮流的學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最後,讓我們複習 1200 年前老祖先 韓愈 所寫的《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為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適當的質疑有益身心健康!過度的質疑呢?

利用科技輔助進行教學活動,一直存在支持與反對的聲音,似乎這個問題只存在於電腦、網路被發明的這幾十年間。事實上,目前教室中的代表物 黑板 + 粉筆 對當時期的老祖先們來說,也是項劃時代的科技產品呢。

圖片來源:Apparent Wind


如果來個時空遷移,把現在的專家們移動到黑板初發明的十九世紀,我猜大概會發生.....

  1. 事關改變教學場域的大事,教育學者們開始激論『黑板與粉筆是否可以提升學習成效?』、『黑板與粉筆是否可以促進深層學習?』。
  2. 新科技產品尚未量產時總是比較昂貴,基於教育成本上的考量,首批引進黑板粉筆的校方會希望能夠『黑板與粉筆資源利用最大化』、『將使用黑板與粉筆輔助教學作為招生宣傳的賣點』。
  3. 不想改變原有教法的老師,極力呼籲大家正視『粉筆會弄髒手』、『黑板會反光』、『粉筆灰讓我鼻子不舒服』、『用粉筆寫字違反人類書寫習慣』等阻礙他們使用的問題。
  4. 預測家們開始討論『黑板與粉筆取代上課講義的可能性』、『新一代的黑板與粉筆將具備什麼特點』。
  5. 關心學童健康的人以『室內光線不足,長時間利用黑板粉筆進行教學會影響視力發展』,希望大家不要為了科技而科技,呼籲大家審慎思考教育與學童視力問題。


拿黑板粉筆與目前熱門的行動裝置來比較,當然不合理。但目前有些對於科技融入教育的質疑,與上面提到的想像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俗稱萬能小刀的 瑞士刀,真的萬能?能劈柴砍樹?在某些專家的眼中,瑞士刀勢必會因為這項弱點而被歸類為不值得採用的工具,但 MacGyver 就能使用它行走江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 eLFA 2012 (eLearning Forum Asia conference) 研討會上,有教授質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所展示的 Clicker 系統 (有人稱 Instant Response System):『這系統看來沒辦法達到深度學習』、『這系統根本兼顧不了個別學生的學習關懷』。在這位教授眼中,這是個存在嚴重瑕疵的教育產品,不值一用;但我的合作教師名單中,其中一位就成功讓羞於公開表達感情觀的華人學生,利用這套系統活化愛情迷思的課堂討論活動。

大環境的發展進步,仰賴眾人分工合作:有些人評論、有些人設計生產、有些人實際應用。有人挑毛病,整體發展才有進步的機會。但如果挑剔過了頭,勢必演變成眼中只有層層阻礙而看不到機會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用如履薄冰的方式來檢視輔助教育的科技產品,小心翼翼的到達彼岸;但如果沒有樂觀、發掘利用優點的心態,最後就只能站在冰上挑剔每一條可能的路、遲遲不敢跨出第一步。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題庫在精不在多!

每個領域總存在著一些關鍵概念,搞懂這些概念,後面的路走起來就比別人平穩許多。課程學習也一樣,每個科目、每個主題也有關鍵概念;而這就是把 帕累托法則 (Pareto Principle) 應用在學習上的體現。



新手老師通常會讓學生進行成串的任務:一堆考題、一堆報告,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掌握學習內容。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會設計出重點要求(題庫、論文或是報告),用較省時間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為什麼會省時間?學生做、老師批閱都需要時間啊~


可能很多新手老師看到這裡會覺得這是唱高調,我們不妨參考一下由 哈佛大學 Eric Mazur 教授所提出的 Peer Instruction (同儕教學,後面簡稱 PI):


為了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理解程度、改善過去物理課堂不斷的進行解題講解的學習活動,Mazur 教授 精選 了一些 學生容易產生迷思的問題,讓同學在課堂上進行 PI 活動。他挑選出來的問題絕大多數、或許可說全部,都不提供計算數據,許多學生一開始看到問題時會抱怨:『沒有數據我怎麼計算結果...』是的,那些問題都是不需要計算就可以知道結果的。例如我印象最深的一題:一艘戰艦以同樣的速度、不同的角度對兩艘敵船同時發射砲彈,請問那一艘敵船會先被擊中?



圖片來源:Physics and Physicists

經過十年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驗,Mazur 教授證實,縮減上課解題時數教學的學生,在物理科學習成效測量上與維持原來解題時數教學的學生相較,並無差別。對經歷過枯燥乏味物理學習過程的我而言,這樣的學習內容我覺得不僅比較有趣、也比較有效率,而且與我的生活可以很快的串連起來。


精選學生容易產生迷思的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進行 PI 活動的過程中,一位超過十年物理科教學經驗的合作教師與我們進行課堂活動分析時經常驚呼:『我以為這題他們會迷思,竟然沒有....這題我認為應該沒問題,沒想到竟然這麼多人無法理解...』某些概念,學生可能會因其他學科課程設計的變更而意外獲得;相反的,也可能意外缺乏。所以,挑選這些問題是一項需要不斷進行、重複修正的任務。

大部分員工都得被公司以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衡量工作成效,教師們也算是員工,但考量到教學多元、教學自主,一樣是衡量工作成效,考核教師時稱為 教師評鑑 。據說有些教師在教學成果中寫著:編輯某某科題庫,總題目數達 xxxx 題。編輯如此龐大題庫的目的為何?千篇一律:『讓同學們自主練習。』(我沒擔任過評鑑委員,這是聽別人轉述的) 在一次交流中聽到個有趣的案例:某大學教師在某個學科擁有一個具有五千多道問題的題庫,學期初他告訴修課學生:『期末考的考題 100 % 從裡面出題,學期成績以期末考為主要依據。』期末統計發現有些學生花在這些題庫的總時數超越正規課程的時間。


何其驚人的題目數!


何其驚人的學習時數!


我不禁想到一些入門級的證照考試,這些考試通常會有題庫,正式檢定時的考題大致從題庫選出。不論你對這項認證有多少認識,只要把題庫做熟,沒意外的話絕對可以成功取得那張證照。所以也聽過一些朋友抱怨的聲音:『那些在履歷中說擁有某某證照,面試時出個相關的基礎題目請他當場解決,竟然解決不了....

徐志摩 在他的西湖記中提到:『數大便是美』,指的是單獨觀賞並不起眼的東西,集合起來往往會有想像不到的壯觀美。設計良好的經典問題只要一題就非常引人注目;濫竽充數的題目,彙整一萬題會不會讓人一看就發出驚呼? (搞錯方向往往只換來數(ㄕㄨˇ)大便的下場,這也會讓人驚呼~)

圖片來源:Ross@Texas

Google 一下,可合法使用的免費題庫並不少,如果僅為了求數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一個擁有上千道問題的題庫。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教材量 實在不應該繼續作為教學評鑑的考量要素...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使用者不會操作,都是因為沒有參加教育訓練?


科技融入教育,目標當然是發展出適合新時代的教學模式;在激盪出新教學模式之前,科技起碼要能幫助師生沈浸在教學活動中,提升教學品質、增進學習成效。要減少干擾,讓師生專心教學必須做到:降低工作負荷、降低認知負荷。聽起來似乎有點複雜,其實只有一個原則:

讓原本很複雜的流程變得簡單無比


開發校園平台是希望成為教學的助力;設計不良,卻讓平台成了教學的阻力。

操作步驟太複雜的不良設計,使用者學習成本將大幅提昇;加上有些校園平台功能,像是:課程複製、成績計算,一整年才被使用幾次,複雜的操作步驟迫使久久才使用一次的使用者,每次操作時都陌生得近似重新學習。當然,如果使用者肯花時間把操作流程牢牢記住,一切都沒問題。但對於身為知識密集性工作者的大學教授們而言,他們寧願將腦力使用在更有價值的知識創造上,而不是花心思去牢記設計不良的操作步驟。

圖片來源:Brain Athlete


我曾經在某個校園平台的展示會議上,目睹平台負責人倒背如流的介紹 混亂擁擠與複雜 五花八門的介面。當場有人質疑:『介面太複雜,要找到 OO 資料乎似乎不太容易...』負責人一聽,馬上生龍活虎、飛快流利的在 混亂擁擠與複雜 五花八門的介面上這裡點一下、那裡點一下,示範如何在最短時間查到 OO 資料。做人留一線,他日好相見。我當時好想馬上舉手:『大哥,平台你留著給訓練有素的開發團隊使用吧!

學習科技(Learning Technologu)大師 Elliot Soloway,講到科技輔助教學的設計時,總是這樣表示:『Simple! Simple! Simple!』 重複三次的強調,強調整套機制一定要簡單,讓教師與學生能用最短的時間上手,不要讓複雜的設計造成他們的分心。

操作流程也不是簡單就好,操作邏輯如果背離使用者習慣,也會對他們帶來非常大的認知負荷。例如資料複製,在電腦上複製檔案時,我們會到檔案所在資料夾 (來源) 選擇檔案,再到目標資料夾去貼上 (目的地)。有些校園平台的複製功能剛好相反,使用者必須到目的地去選擇你要複製的來源。幾乎可以肯定,這種背離使用者習慣的功能如果幾個月才會被使用一次,操作錯誤的情形一定會重演再重演。

曾經聽過有校園推廣團隊把使用者不熟悉操作流程,全歸咎於『使用者教育訓練不足』。最昂貴的教育訓練成本就是時間,大學教授們除了授課之外,研究、演講、進修把他們的時間佔滿。為了熟悉設計不良的平台,要求教授們付出寶貴的時間重複參加平台操作教育訓練,值得嗎?

圖片來源:AfterDark


設計不良的案例中,不恰當的介面用詞也佔了不少。以簡單易懂的用詞提供指引與回饋,有時候可以減少功能設計不良造成的影響;相反的,複雜難懂的用詞,就算遵守 Three-click rule 開發操作步驟,也會造成使用者極大的困惑。例如國外開發的平台,中文翻譯用詞往往與本地慣用語不一樣,。如果平台功能沒辦法立即改版,至少得把介面用詞、回饋訊息編輯成使用者可以輕鬆理解的程度。請記住,這些用詞是要幫助使用者使用平台完成任務,不是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順便玩猜謎遊戲。

與生活習慣一致的平台對使用者而言,不僅容易上手,也讓他們更容易參與使用。當全世界所有平台一致強調 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 的同時,校園平台如果一直停留在 易用性(Usability) 上掙扎,校內師生們放棄使用校園平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不要試圖用教育訓練來彌補平台設計不良,累了推廣團隊也累了使用者。推廣團隊就算沒辦法與使用者成為好朋友,至少也不能和使用者交惡。把設計不良的原罪扣到使用者頭上,要他們花時間多參加教育訓練來瞭解平台,試問,當兩邊都覺得對方有錯時,有可能不交惡嗎?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何必拼輸贏,分工合作皆大歡喜


『相輔相成』這句成語雖然人人朗朗上口,但很多人就是會忘記它


每次有新產品問世,免不了被拿來和現在已經大量應用的設備比較,看看新產品有沒有機會 100% 取代舊產品,例如: 電子書全面取代紙本書平板電腦全面取代筆記型電腦行動網路全面取代有線網路,是近幾年來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的比較。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對 取代 一詞的解釋:『更換原先的人或物,以新有的人或物占其位置。


所以,新產品全面取代舊產品 指的就是 舊產品全面被淘汰替換掉


或許是這種全面取代的概念對某些 現有產品擁護者 而言太強烈了,再加上這些新產品並沒有成熟到足以全面取代舊產品,讓這些擁護者們堅持捍衛上一代已經進入發展成熟期的產品,拒絕使用新產品。例如有些人總是質疑平板電腦:『帶出去開會,打字不方便』、『效能比不上筆記型電腦』、『螢幕太小』;又或是另一批人總是質疑行動網路:『現在都幾十個妹的時代,行動網路頻寬太小』。


這些還在成長期的新產品真的如此不堪用嗎?


當我們想買部汽車時,有沒有人這樣質疑:『買車沒有用啦,到你家巷子口買碗麵時會很難停車!』或是這樣質疑:『買車沒有用啦,沒辦法開到 Tahiti 度假!』一般人普遍知道,到家裡巷子口買麵用走的就會到,就算下雨,也會撐傘走路去買;要跨海出國度假,請搭飛機或是觀光郵輪,沒有人會開車橫渡太平洋 (除非想被記載到Guinness World Records)。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的認知,多買一部汽車擺在家裡是希望在適合的時候使用,而不是 100% 取代目前使用的所有交通工具。

圖片來源:Chinesehour Blo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對 相輔相成 的解釋:『互相輔助、配合,以完成某種事物。』關鍵就是『完成某種事物』,為了順利完成我們的目標,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工具來補足另一項工具的不足。例如,我經常利用大眾運輸北中南各地跑,在移動的過程中我就需要行動網路持續接收資料;或是我想要用 奇怪 舒適的姿勢在躺椅上閱讀資料時,平板電腦就是我的首選。但在自己的辦公室座位上,我絕對是選擇桌機搭配寬頻有線網路達到較高的工作效率。

應用不同產品是希望組合他們、截長補短,讓我們達成目標。就好像唐三藏取經,唐僧自己與每位徒弟都各有優缺點,散夥各自前往天竺,誰也沒辦法成功完成取經任務 (說不定可以,但難度會無限量倍提升),但湊在一起成為團隊就不一樣了。

當然,把上述那些質疑的意見當成使用者期望也不錯,可以當作未來研發新產品的參考方向。不過開發者得認知,哪些意見是值得參考的、哪些是為反對而反對。例如 亨利·福特(Henry Ford) 表示:『如果我當年去問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肯定會告訴我:「一匹更快的馬」。』(出處:維基語錄)

圖片來源:Sangent

我承認,寫這篇文章純粹是因為總是有人喜歡拿些非常 critical 的要求來看待我使用的產品,似乎想表現 不買 & 不用 是一種非常明智的抉擇。我們並不是生活在 全有 VS 全無 的世界,與其強調取代,還不如相輔相成、分工合作。

『相輔相成』這句成語雖然人人朗朗上口,但很多人就是會忘記它

P.S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 電子書包取代傳統書包 的預測,傳統書包可以裝糖果餅乾,電子書包可以嗎?用傳統書包裝著電子書去上課應該會比較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