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等你肯用自家產品之後我們再開始談

遇到推銷員推銷產品時,我一直有個堅持:

如果你沒有實際使用你推銷的產品,請不要跟我談!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有一樣的堅持。很多推銷員在進行產品推銷時,會適時開心的向客戶分享:『我自己也買了 xx 份呢~』。如果對方順便再告訴我他使用上的難忘經驗之類的事情,我經常就......開始很認真的考慮要不要帶回家......

圖片來源:http://www.mobile01.com/

2000年之後,全世界各級學校無不卯足全力,嘗試把科技融入校園教學。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下列三種東西不斷前仆後繼的出現:
  1. 軟體產品(不管是商業軟體、或是自由軟體)
  2. 教育政策(新的工具、教學流程,就會衍生相應的校園教育政策)
  3. 推廣者    (推銷產品、政策,或是教你如何使用產品、配合政策的人)

從軟體產品導入到大規模推廣,大部分學校流程模式屬於下列三種:
  1. 產品導入 -> 小規模推廣 -> 政策制訂 -> 大規模推廣
  2. 產品導入 -> 政策制訂 -> 小規模推廣 -> 政策修正 -> 大規模推廣
  3. 產品導入 -> 政策制訂 -> 大規模推廣

前兩種導入流程,基本上不會出太大的問題;每間學校總是可以找出在 Diffusion Model 中屬於創新者(innovators)、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的老師,這些老師聽到你有新產品,大都願意合作導入產品;你甚至不用教會他們如何操作,他們自己會摸索、應用到教學中。在自己校內小規模應用之後,典範建立完成、更可以根據結果制訂貼切的校園政策,後續大規模推廣就比較順利。


問題往往出現在第三種


在第一時間就大規模導入,當然就不會有本校成功導入案例可以參考,也不會有任何產品使用風氣。這種情況下,在 Diffusion Model 中為數眾多的早期多數者(early majority)、晚期多數者(late majority)在沒有足夠成功案例參考的情況下,當然不會有太大的使用意願,更不用提落後者(laggards)了。為了能順利說服大部分老師使用,完成大規模導入的目標,學校就會派出推廣者去向老師們推銷。


目前台灣的大學,教授們不太需要、也不太會在自己校內站到第一線推廣,推廣任務往往由職員、助理負責。這些職員、助理,絕大部分都沒有實際在校內教授正規課程。也就是說:


大部分推廣人員沒有實際應用軟體產品經營課程的經驗!


他們完全不知道在整學期的課程中,利用此軟體進行的課堂活動老師有什麼細節該注意、學生會出現哪些非預期反應。他們可能複製軟體廠商的產品說明會,一五一十的轉述一次給校內老師聽;他們也可能根據操作手冊摸索過一些功能,所以會不斷強調有哪些功能很好用。靠這些看來的資訊,他們就想來說服你重新學這套軟體、讓你自己動腦想想看可以怎麼調整原來的課堂活動、修正原來的評分模式....等,就為了把這套軟體導入到課堂中。


當然,他們也不會知道他們制訂的軟體導入校園政策在實際課堂操作上會不會妨礙課堂活動進行,例如:資訊安全政策、申請流程、儲存空間配額...等。


如果我是老師,根據我的堅持,這些人要來向我推銷,我連聽都不想聽!


不過,基於對於教育的熱忱,如果我是老師,我願意為推廣人員修正我的堅持。現在有相當多教授,身兼推廣相關單位的主管。好吧,我再給你一次機會,請問:『貴主管在自己教授的課程有沒有遵循你們制訂的政策,利用軟體經營課程?經營的情況如何?』


如果連你家主管都不願意在自己的課程中配合使用,很抱歉,我們不會有合作機會!






所以,下次遇到學校想導入新的教育軟體,有人要來向你推銷,記得先問他們這兩個問題:
  1. 你自己如何使用這套軟體經營課程?
  2. 你家主管如何使用這套軟體經營課程?

當然,如果你是創新者(innovators)或是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你就不用問這些問題,試就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