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為什麼一定得愛用LMS?

在推廣LMS平台的過程中,相信很多負責人都曾經收到過如此的要求:『有沒有辦法讓教師、學生愛用這個平台?』


大部分的情況,如果你反問:『為什麼他們一定得愛用?』,得到的答案大概都是以成本概念所衍生的績效考量。為了架設LMS,學校得花錢買硬體設備來建置平台、得聘專人經營管理平台、甚至如果使用的是商業平台,還得付高額的授權費。花了錢,行政主管當然就希望看到績效、希望這一大筆預算花的有價值。


要老師、學生愛用LMS,我想原因不外乎:
  1. 平台有很多吸引人的功能
  2. 可以從平台獲得很多有價值的資源
  3. 可以利用這個平台進行社交活動
可惜的是:
  1. LMS預設的功能都不吸引人,一般學校也沒有預算客製化能持續吸引人的功能。
  2. 誰來創造這些有價值的資訊:老師?學生?行政人員?目前大多數校方政策,只允許教師以及部分行政人員可以在LMS上建構資源。
  3. 各級學校的LMS都是封閉的,與外界隔絕,社交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情況下,怎麼讓教師與學生愛用LMS呢?

其實,一開始的問題就問錯了;一般會這樣提問的都是行政主管,他們多半沒有實際的教學經驗。要一般教師願意採用LMS平台輔助教學,一定是平台能幫他們解決某些問題;或是老師想進行不一樣的教學活動,因此利用平台進行一些嘗試。所以:
對於教師,應該是提供儘可能多的LMS應用案例,讓教師參考,進而從中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應用模式。

至於學生面,根據我非正式的訪談『什麼情況會讓你們想用LMS平台?』,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回答:『老師叫我們用我們就用。』不是學生消極,而是目前多數學校的政策,讓學生在LMS上缺乏足夠的權限發展更進一步的應用。所以:
對於學生,應該開放更高的權限,讓充滿熱情與創意的學生有足夠的資源發展屬於學生族群的應用模式。

如果這個校園學習風氣薄弱,上述的努力是沒有用的。整個校園學習風氣薄弱,教師不知道如何教、學生不願意學,這時首先要做的,是全校大團結,把校園風氣改善,而不是妄想單靠一個平台就可以改變整個校園。一定要記住,LMS是輔助工具,是整個校園中的一個小環節,而不是全世界!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計算機概論課一定得上歷史嗎?

還記得大學時期,偶而會接到朋友的請託,幫他們組裝電腦(他們想省點錢)。有一次,幫一位不懂電腦的朋友組裝電腦時,正好碰到Office XP剛推出。我和店老闆討論到:『該幫她安裝Office 97還是Office XP呢?』老闆回答:『她不懂電腦,安裝哪一套都一樣。』
是啊!她完全不會,都得重頭學,所以哪一套對她來說都一樣。

我最近問了另一位商科背景的朋友:『妳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網際網路?』
回答:『上大學之後。』
我再問:『那你主要用來做什麼?』
回答:『和網友聊天!』
是啊!不是每個人都得用網路來查資料、玩遊戲、下載東西的。

同樣的情景,回到目前沒有人能確定未來會怎麼演變的社會型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目前相當部分的使用者,在使用SNS之前都已經有使用網路的經驗,因此對於目前的現狀都有說不盡的感嘆。但是:
對於那些人生第一次使用網路就是為了使用SNS的人他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現在剛出生的幼兒等到他們長大會使用電腦時,他們又是如何看待SNS呢?

我舉幾個問題當例子:
  • 你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的CPU為何?
  • 你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內建記憶體是什麼規格?
  • 你使用的智慧型手機的通訊模式為何?
  • 世界上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誰發明的?
相信絕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回答不出來。但是,不懂這些問題,使用者一樣樂意購買、用的精彩。使用者必須瞭解的是,哪家的手機可以選擇的應用軟體比較多、哪家的使用者界面設計的比較人性化、針對我日常的需求選哪一款的手機比較適合.....等,全都是些應用層面的問題。

目前台灣各大學,所有的大一新生,不分科系,通通都有一門 必修課 叫做『計算機概論』。管你是工學院、理學院、商學院、文學院,通通都要修。差別在於:有的人得修兩學期、有的人只要修一學期。

曾經有學生問為什麼要修,得到的回答不外乎:『這是資訊時代,所以得瞭解。』
那為什麼不順便開一堂『醫學概論』,強國先強民,這可重要多了!


在大學生尚未百分之百擁有個人電腦的時代,學生就開始上計算機概論課。現在大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已經相當高,整個社會即將進入行動通訊時代,怎麼不見學校開設『智慧型手機概論』呢?

我記得我第一次學攝影,兩個小時的入門課程,上課的老師都在介紹成像原理。上完了,我還是連基本的相機設定都不會。第二次學攝影,另一位老師直接教我們如何操作相機、取景、構圖。上完之後,我就開始進入敗家的行列。(我到現在還是不瞭解成像原理...)

對於大部分科系的學生,他們必須瞭解的,是電腦與網路的發展現況、在你所屬的專業產業是怎麼應用電腦與網路、以及未來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應用。但是,大部分卻不是學這些,而是從頭教你:
  • 世界上第一部電腦叫做MARK-I,誕生於1944年...
  • 電腦運算由CPU負責,記憶體有分RAM、ROM...
  • 網路IP分為A、B、C、D四級....

各大學系所的預設值,大部分系上學生畢業後都會留在本科系專業領域發展。在知識經濟掛帥、科技網路為後盾基礎的時代,如果能讓學生在大學四年,同步利用與相關業界、當前時代同等級的電腦網路應用模式,來學習、培養相關專業技能,相信學生就不會成天抱怨在大學儘學些派不上用場的死知識。

發展史只對部分人士、部分科系是必要的,對大部分的其他人而言,根本不需要瞭解。未來的時代,科技與人才將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有科技無人才,科技派不上用場;有人才無科技,人才的對外競爭力將大打折扣。為了順利的將科技與人才結合,大一上學期的計算機概論必修課,該是時候調整授課內容了!

別再試圖把上一代對於電腦的恐懼,傳給出生就開始接觸電腦的新一代!


(真是鬼打牆了,找不到什麼圖片....所以,本文只有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