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推廣人員,你該是『專家』還是『內行人』?

電影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中我覺得最經典的橋段,就是 Sean Maguire 與主角 Will Hunting 進行第二次治療時,在湖邊的這一段對話:


我沒上過戰場、也沒實際參觀過 Sistine Chapel,整段對話中,我唯一能些微體會的,就只有其中這一段:

I ask you about love, you'll probably quote me a sonnet. But you've never looked at a woman and been totally vulnerable. Known someone that could level you with her eyes. Feeling like God put an angel on earth just for you. Who could rescue you from the depths of hell? And you wouldn't know what it's like to be her angel and to have that love for her, be there forever.

中文翻譯:
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沒看過女人的脆弱,她能以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她能從地獄救出你,你不了解當她天使的滋味,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歷這一切。(翻譯出處:心靈捕手經典台詞)


一段感情,從雙方最初的第一個眼神交會、第一個微笑、第一句話,到終結的最後一次回眸、最後一句話,經歷許多大大小小刻骨銘心的過程,所有值得細細品嚐的回憶、感情發展的關鍵,全藏在這些細節中。經營、體會這些細節需要一些日子,閱讀幾本感情經典著作一天就夠了。對於沒有 機會 時間經營感情,卻又希望快速累積感情觀的人而言,閱讀是最快、最容易、成本最低的方式。只要看過幾本書、加上能言善道,實際感情經驗 = 零的人也可以論述頭頭是道的感情觀。


Apple 最有名的產品傳教士 Guy Kawasaki 在他的 What I Learned From Steve Jobs 中提到:

Experts are clueless. Experts—journalists, analysts, consultants, bankers, and gurus can’t “do” so they “advise.” They can tell you what is wrong with your product, but they cannot make a great one. They can tell you how to sell something, but they cannot sell it themselves. They can tell you how to create great teams, but they only manage a secretary. For example, the experts told us that the two biggest shortcomings of Macintosh in the mid 1980s was the lack of a daisy-wheel printer driver and Lotus 1-2-3; another advice gem from the experts was to buy Compaq. Hear what experts say, but don’t always listen to them.

中文翻譯:
專家其實是“磚”家
各種專家(記者、分析師、顧問、銀行家等)都不“做”事,所以他們“提建議”。他們能告訴你產品問題出在哪裡,但他們做不出更好的產品。他們能告訴你如何銷售產品,但他們自己卻賣不出去。他們能告訴你如何打造牛逼的團隊,但他們只管理自己的秘書。比如專家曾在80年代告訴我們Mac有兩大缺點,不支持菊輪式打印機驅動和Lotus 1-2-3;還有專家建議蘋果收購康柏。專家的話是要聽,但別唯專家馬首是瞻。(翻譯出處:我從喬布斯身上學到的12節課 )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婚姻專家的婚姻生活像不像愛情小說那麼甜蜜?感情專家換情人的速度會不會比換手機還快?

前幾天剛好有這麼一則關於電影怎麼拍的新聞 - 黃恆獎:賽德克太重史實 難進國際市場

清朝詩人孫洙在《唐詩三百首序》中提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要閱讀的資料夠多、多到讓你在討論特定領域時可以侃侃而談,就算你拿不出任何實際成果,一般對該領域認識不多的人也會以為你是專家。

這些年推動科技融入教育,遇到形形色色的合作對象,我最怕遇到兩種人:埋頭瞎幹型背誦課本理論型。接連幾次參與人才招募討論,在這塊產業發展漸趨成熟的現在,埋頭瞎幹型已經不太有被新聘用的機會。剛畢業的本科生、或是剛轉換領域的轉職者的背誦課本理論型,通常會認為『大學教授們擅長做研究,如果想說服他們採用科技輔助教學,一定得用教育理論包裝,不然他們一定不感興趣!』為了讓大學教師願意撥出時間聽自己提案、或是為了掩飾自己經驗不足,他們會用盡全力搬出讀過的教育理論、資料向對方說明;在可選擇的情況下,他們選擇花時間讀論文、教科書讓自己腦袋知識庫快速累積的意願,多過選擇花時間參與合作案的實際執行。

在背誦課本理論型的推廣人員眼中,唯一目標是『說服老師採用科技輔助教學』,教師採用後如何進行、使用的成效如何他們通常不太關心,因為他們要忙著再去讀新出爐的教育理論,立志成為這塊領域的專家。回想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那些產品售出之後就不太想理你的舌燦蓮花推銷員,我們如何評價他們?

中國微博行銷教父 杜子建 在演講中曾經提到:『專家人和內行人是有區別的,用專家別人不信你,用內行人人家信你。(杜子建:電子商務企業如何玩轉微博)  拆開來問,多數人第一直覺會認為專家和內行人是一樣的,但如果擺在一起時通常會這樣區別:內行人是識貨的老經驗、專家是讀很多資料的研究員。教育部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對兩者分別下了定義:
專家:精於某種學識或技術的人。
內行人:對某種事情或工作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或素習某種行業技藝的人。

我自己是使用者,我喜歡把時間花在聽那些早我幾步使用的內行人說,而不是聽那些站在門外看大家如何表演的專家評論;內行人知道實際運作會遭遇什麼情況、能快速引導你進入狀況;專家對於實際運作的細節,通常只能請你自己摸索。那些只看一些資料就來推銷的專家,我完全沒有聽他們介紹的意願。 (請參考: 等你肯用自家產品之後我們再開始談 )


利用科技輔助教學,大學教師們是教育者也是使用者。對科技,他們可能不是哪麼瞭解;但是,對於應用科技輔助教學,他們絕對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實現方法,源自於他們多年教學經驗與科技融合激盪出來的實現方法。在合作的過程中,與其說推廣人員輔助教師把科技導入教學場域,不如說教師運用他們的教學智慧讓我們見證教育的改變。這些改變,會因為教師個人特質、教學內容、當地文化而有很大的差異。

回想當初研究所修課時,期末我問王緒溢老師:『從事 Learning Technology 這塊領域有沒有什麼 Know how?(當時他在某教育產品公司擔任高階管理職) 王老師思索了一下回答:『不要忘記怎麼教。』相當受用的一句話!簡單來說,推廣人員付出心力自己授課與教師進行高度合作,目的就是為了不讓自己忘記教學的過程、目的與核心價值,並且熟悉教學場域中發生的大小事,成為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內行人,而不是只看資料的專家。

吸收新知、保持自己的成長對於推廣人員而言是一定要的,但這不應該是唯一的目標;我們的責任是選擇合適的產品、機制導入,讓教師們融入教學、激盪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創造新的校園文化。推廣人員是在參與校園演化,而不是站在一旁指揮、觀察變化。如果只喜歡讀資料、觀察分析,不妨考慮轉換跑道繼續深造,往研究領域發展。如此一來,對自己、對這塊領域未來的發展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