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我們需要某些校園資訊 -- 人氣選課排行


以前的大學校園,選課時一定會上演大牌長龍的戲碼,為了順利 到熱門的課,就得犧牲睡眠、熬夜排隊,卡到越前面的位置,你就有越高的機會 到熱門的課。同學們怎麼知道要搶哪些課?

口碑!

大一新生想知道該搶哪些課,多半靠社團、家族的學長姊群提供情報。他們會根據多年的大學校園生活歷練,告訴你流傳在校園中的人氣課程清單、地雷位置。等新生升格成為學長姊,再把這個家傳情報傳承下去。這個寶貴的情報,當時是學長姊收買學弟妹們的最佳禮物。這種口爾相傳有時也會出錯,我曾經誤聽學長的話,迷迷糊糊選到大刀的課....

另一個能提供情報的管道:『選課承辦人員』。這些辛苦的行政人員,會根據 手忙腳亂 選課作業時的印象,告訴你『詢問度高』、『額滿速度快』的課程。如果他們的腦袋夠清楚、記憶力夠強,他們絕對是當時最能全面性掌握人氣選課情報的情報頭子。
根據學生對於行政人員普遍的風評,相信沒什麼人願意去問他們:『請問哪些課比較熱門?』


在這個時代,沒有官方統計數據幫助瞭解哪些課比較熱門。想知道人氣選課資訊,完全取決於你的人脈質量:認識的人夠不夠多、他們提供的情報夠不夠精準。

後來,網路發達了,大家開始在網路上(BBS、論壇)交換課程情報,熱心的大大們還會把所有的情報整理成專文。情報來源脫離了個人社交圈範圍,在虛擬世界中擴展。這個時代的情報,更全面化、更完整。不過同樣的,還是沒有官方數據可以知道哪些課比較熱門。就算校方派人蒐集網路情報,能在報告上寫『討論區熱門推薦課程』嗎?

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官方統計數據可以瞭解哪些課熱門。想知道人氣選課資訊,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利用手邊的資源蒐集情報。


在排隊現場選課的時代,透過情報網,頂多知道『哪些課熱門』而已,有多少人想要選修這門課、這些課熱門到什麼程度,是沒辦法用數據證明的。

網路選課機制出現之後,人氣選課指標數據出現了。

現在各大學網路選課機制不外乎以下兩種方式:
  1. 先搶先贏選課系統開放後,搶先登入系統的人可以先選。
  2. 批次選課在一定的期限內,學生登入網路系統選課,期限過後,系統進行選課配對。
這兩種網路選課機制,最常聽到的使用者 抱怨 意見分別是:
  1. 先搶先贏和排隊選課一樣,學生還是得浪費時間搶有限的連線數。聽說網路壅塞時,一搶就是好幾個小時。
  2. 批次選課學生因為選不到課,質疑系統選課配對公平性的聲音越來越多。多數學生懷疑,選課系統一定有提供較高的選課優先權給高年級學生。

雖然有質疑的聲音,但是最重要的,數位化後的選課機制留下了有用的記錄檔,從系統記錄我們分別可以統計:
  1. 先搶先贏可以統計『最快速額滿的人氣課程』
  2. 批次選課可以統計『最多人選擇的人氣課程』
沒錯!以前我們依稀知道的人氣課程,現在有精準的數據可以佐證了!

人氣課程中 的 人氣課程王

花功夫進行校園人氣選課資訊統計前,我們當然要知道可以帶來什麼好處。我把校園成員分成三種角色討論:

院系開課單位 得到的好處

    有人氣選課排行,開課單位就知道,哪些老師受歡迎、哪些課程類型學生比較喜歡,未來開課規劃的時候就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而且,舉辦演講時,也可以把人氣選課排行當作參考指標之一,根據學生的喜好,邀請相關的講者、設定相關的主題,相信這樣做可以減少學生抱怨演講無趣的次數。

    每年都有這樣的聲音:『課都選不到』。其實,大部分的情況是『都選不到人氣課程』。不過,因為選課資訊目前都是不公開,有些行政人員還真的以為課開太少。有了人氣選課排行,接到抱怨時,行政人員就可以進一步瞭解,選不到是因為學生想選大熱門、或是開課規劃上有瑕疵。

選課學生 得到的好處

    以前我們只能知道人氣課程不好選,但是有多難選?沒人知道。50個名額,100個人搶 V.S. 1000個人搶,困難度可是差很多的!有了人氣選課排行,在擬選課清單的時候就可以檢查一下,自己選的課是不是全都榜上有名、人氣指數有多高;也就是說,可以根據排行資訊,調整自己的選課規劃。有些人是非某老師不選,選不到,明年繼續加油,選課排行對這種人而言就沒有參考價值。


    當然,校園中有些學生,選課時完全根據自己的興趣,不考量老師會不會當人、不在乎分數是不是給的很嚴格(這種人真的不少)。這時候,人氣選課排行就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其他人根據興趣選擇而衍生的選課趨勢。

辛苦教書老師 得到的好處

   對於辛苦教師的優秀教師,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的給予他們任何的獎勵。有些優秀的教師,上課精彩絕倫、學生收穫豐富,卻沒多大機會因為單一門課而被公開表揚。透過人氣選課排行,我們可以讓教師知道自己的努力受到全校多數學生何種程度的肯定;也可以讓其他想進步的教師有機會知道該去向誰討教。

  不可否認的,有批老師極有可能將會因為人氣選課排行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極少數老師是以 All High Pass 為賣點,吸引大量學生選課,讓自己可以持續成功開課。當這些 All High Pass 課程出現在排行榜中,一定會受到開課單位、其他老師的注意,在同儕壓力之下,極有可能會影響他們繼續用這個方式吸引學生的意願。



這個構想以前不是沒有人提出,但往往被 保護教師感受 為理由否決。

把老師、課程受學生青睞情況活生生血淋淋的攤在大太陽底下,最大的受害者是誰?當然是那些排行後段班的老師。人多一點的大學,每學期都有幾千門課程;人氣選課排行,我們可以只公布前 100 名(人少一點的大學就只公布前 50名)。用這種方式,某些老師就不用擔心自己排名不好看了。話說回來,每年的世界大學排行,也沒聽到大家要保護排名後段大學的感受;相反的,大家還深深的以能上榜為榮。


數位時代,凡做過必留下記錄。網路選課數據,資料庫中都有記錄,只是一直沒被拿到檯面上應用。既然能對大多數人有幫助,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公布人氣選課排行呢?期盼校方點頭,讓大家都能利用這個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