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MOOCs 對高等教育的挑戰:多元選課機制


每次有熱門的新產品被推出,大家總喜歡拿性質相近的舊產品出來比較一番,預測未來的市場走向。MOOCs 熱潮也一樣,再度被拿來和高等教育比拼高下。為什麼說再度?因為幾年前數位學習推出時,就已經被拿來和高等教育比較過了;而且目前許多認為 MOOCs 可以取代高等教育的聲音和過去數位學習推出時一樣:學費比較便宜、可以自我調配學習時間。最近持續有機會在一些場合和一些高等教育工作者討論到 MOOCs,大多數人仍只注意到三件事:學費比較便宜不用到學校上課課程內容由名校提供,但是不約而同的,這次他們普遍認為 MOOCs 會對傳統高等教育造成威脅。
 

 
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如果現有的高等教育機構降低學費、以線上學習取代部分實體教學、聘請名師開課,那 MOOCs 對高等教育的威脅是不是就瞬間煙消雲散?
 

當然不可能!

 
有一位 21歲的 MOOCs 愛好者 Feynman Liang 分享了他在 Coursera 上完成 36 門課程後的一些感想與建議,其中一條我最喜歡的建議:"Don’t play it safe when you pick classes",該段建議大意是:你可以放心註冊任何你有興趣的 MOOCs 課程,不用擔心會在成績單上留下不好的紀錄。原文請參考:How to pick the best MOOCs: 6 tips from a Coursera junkie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裡,為了避免在成績單上留下不好的紀錄,我們的確得慎選哪些課可以修、哪些最好避免,這和教育家們鼓勵學生們勇於嘗試是背道而馳的。但成績紀錄這一點對各高等教育機構而言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目前有些學校為了降低退學率,延後退選的截止時間,讓學生有機會退選會被當掉的課,在誤打誤撞下剛好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某些他沒把握的課程。Feynman 這一條建議觸發我重新思考 MOOCs 對高等教育真正的挑戰:

 
極度彈性的多元選課機制

 
目前所有大學的課程期間主要是依據學期、課堂時間為基準:同一學期的所有課程在同一週開始、同一週結束;每天的上課時間以小時為單位進行分段,每段在同一時間開始、同一時間結束。再基於教室座位數量,校方還得針對課程可以開放的選課名額進行限制。為了讓高年級學生如期畢業,有些學校甚至還規定大四學生有優先選課的權力。

 


在這樣層層限制的制度下,相信有選課過的人都曾經遭遇到必須在兩門感興趣但上課時段重疊的課程間進行取捨的經驗,因為錯誤的決定代表的是你得等到明年才能補救。好不容易下了決定、也順利選到課了,卻在上了幾堂課之後發現這門課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可能是課程內容、也可能是教師的教學風格),這時候我們就得再做第二次選擇:硬著頭皮修完,或是退選讓你在未來十幾週的這個時段都空下來。如果最後決定退選,而且退選的是熱門課程,你還得面對其他人抱怨你浪費選課名額,包括老師。我們可以這麼說,傳統大學的選課機制基本上鼓勵學生從一而終、既選之則安之。

在 MOOCs 上就完全不一樣了,既不會有選課名額的限制、也不存在課程時段衝突的情況,只要你負擔的了,你同時間愛修幾門課就修幾門課;覺得課程內容你不喜歡或是負擔不了就退選,完全不用擔心影響其他同學的選課權益;再加上沒有學期限制,MOOCs 每隔幾週就會有新的課程開始,所以也不存在退選之後就只能空等到明年才能再重新選課的問題。

在 MOOCs 選課人數無上限的情況之下,許多教授呼籲高等教育需要多元課程,不應該只以 MOOCs 的一門課程來教全世界的學生。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世界需要許多不同的老師來教同一門課程,這樣學生才有機會選擇符合自己學習風格的課程。這絕對正確,但很不幸的,現有的大學選課制度根本沒辦法讓學生們享受到多元課程的好處。但隨著 MOOCs 課程數越來越多,未來一定會有某些主題相近的課程有兩位以上的教授分頭開設,到了那一天,教授們對多元課程的願望就可以被實現了。只要同學們願意,他們可以同時註冊兩門由不同教授教的同一門課程,交叉進行學習。我們可以這麼說,MOOCs 上的選課機制真正落實了從學習者角度為出發,而不是追求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整個機制基本上是鼓勵與支持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多看、多嘗試。
 
 
 
圖片來源:ASL MONARCH LIVING


MOOCs 上極度彈性的選課機制,讓所有學生可以盡情嘗試所有課程,試著發掘自己在各領域上的可能性。在這個追求跨領域發展的時代,當各大學為了如何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而傷透腦筋的時候,MOOCs 已經先一步開啟讓學生探索跨領域知識的大門。現階段雖然有越來越多大學為了發展自己的 MOOCs 而開始摩拳擦掌,但大多卻是著眼在提供課後輔導性質的自學素材,並期望未來能夠抵免學分、降低整體營運成本。Coursera 共同創辦人、史丹佛大學教授 Koller 女士提到:content producers go to where most consumers are, and consumers go to where the most content is.” (我的試譯:內容產生者會根據使用者趨向產生內容,使用者會往內容最豐富的地方聚集。)在 MOOCs 時代裡,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使用者們會如何選擇課程提供對象?我不知道那些還沒擁有大學文憑的高中生們未來會如何選擇,但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上班族朋友興奮的分享他在Coursera 參與了什麼課,而不是他到某大學推廣教育中心上了什麼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